三国东吴军事重镇

信息来源: 黄冈政府网  时间:2014-12-16

  三国时,邾城是孙吴拱卫国都、争夺江夏的战略性城池,其得失关系到吴国国势强弱,所以东吴丞相、驻镇武昌总管荆州防务的陆逊于赤乌四年(241年)八月遣重兵三万屯守邾城,并修缮加固城池。

  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世为江东大族,建安八年(203年)从孙权,初为东西曹令史,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兼管县事,天灾之年开仓济民,发展生产,深得民心,继募兵平会稽山越人之乱,渐有部曲2000余人。不久,任定威校尉,建议孙权大举平乱以稳定江东,得到赞许,任帐下右部督。随即率军攻丹阳(今安徽宣州),令部将乘夜潜入山,鼓噪而前,一举获胜。并整顿会稽、丹阳等东吴三郡,选强壮者为兵,得精卒数万。后屯芜湖(今属安徽)。二十四年,蜀将关羽自江陵(今荆州)北攻曹魏襄阳、樊城时,吕蒙自陆口(今嘉鱼陆溪口)称病回建业(今南京),陆逊识其为骄兵之计,被吕蒙荐任偏将军、右部督,驻陆口。威名未著的陆逊致书恭维关羽,使关羽不以为虑,再调留守江陵的蜀军北上。陆逊乘机助吕蒙奇袭江陵,夺取荆州,以功任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继攻取秭归、巫(今四川巫山)等地,升右护军、镇西将军。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大举攻吴,陆逊为大都督,率兵5万相拒,先避蜀军锐气,主动后撤,集中兵力于夷陵(今宜昌)、猇亭(今枝城北)一线,坚壁不战。次年,待蜀军兵疲意懈,举火相攻,大败蜀军。陆逊一战成名的夷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陆逊是东吴杰出将领,他长于谋略,用兵慎,变化多。夷陵之战后,他以功升辅国将军,兼荆州牧。长期指挥吴军与魏军作战,北拒魏师。吴黄武五年(226年),陆逊建议扩大军屯,得孙权赞许,七年,魏大司马曹休举兵十万入皖(今安徽潜山),陆逊受命率领主力作战,击破魏军,追至石亭,歼万余人,缴获甚多,使魏明帝即位后的首次大举攻吴告败。黄龙元年(229年),升上大将军、右都护,镇武昌(今鄂州市),并掌荆州及豫章、鄱阳、庐陵三郡事。

  陆逊在指挥吴军北拒魏师过程中,认识到江夏郡是吴魏双方争夺的焦点之一,保东吴必占江夏,占江夏必守邾城,守邾城必重兵屯集,以形成军事大本营。所以,他在驻镇武昌总管荆州防务时,鉴于邾城乃吴、魏两国之军事要地,关系到东吴江山安危,采纳张梁建议,于赤乌四年(241年)八月,“秋八月,陆逊城邾”[1]遣重兵三万屯守邾城,并修缮加固城池,以为武昌江北屏障。

  史籍中关于“陆逊城邾”的记载颇多:

  西晋历史学家陈寿《三国志·吴书》:“(赤乌四年)秋八月,陆逊城邾。”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吴赤乌二年,陆逊拔邾,筑城置戍。

  东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吴赤乌三年使陆逊攻邾城,常以三万兵守之。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陶侃传》:“吴时此城乃三万兵守。”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邾城故城在黄州东三十里,临江与武昌相对。三国时初属魏,吴赤乌三年使陆逊攻邾城,常以三万兵守之。

  清代钱仪吉《三国会要》:邾先属魏,后入吴,陆逊尝以三万戍之。

  孙吴在极盛时,全国总兵力不过三十万,邾城一地,驻军三万,约占东吴总兵力的十分之一,足见陆逊对邾城之重视,足见邾城军事地位之重要。

  “陆逊城邾”后,邾城成为魏、蜀、吴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之一,邾城之名天下皆知。邾城作为一方军事重镇,没有辜负陆逊的希望,切实担负着拱卫东吴军事重镇的重任,诚如清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所言:“陆逊重邾城之守,而魏人息志。”(史智鹏 撰写)


责任编辑: 秦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