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城两次为衡山王都

信息来源: 黄冈政府网  时间:2014-12-16

  邾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秦朝至西汉武帝的百年余间。秦末汉初楚汉相争时,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以邾城为国都。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 年),汉文帝分封刘勃为衡山王,吴楚七国反叛平定后,汉景帝徙封刘赐为衡山王,皆以邾城为衡山王都。


  一、楚汉相争王都定


  秦末汉初, 社会急剧动荡。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残暴的秦王朝,楚汉相争,项羽与刘邦战场拼杀。地处今黄冈境域的衡山郡适逢其会,乱世豪杰吴芮据邾城称衡山王,立衡山国,名扬天下, 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历史剧。

  吴芮(?~前201),鄱阳人(今江西余干),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父吴伸,楚国大夫,以谏,谪居番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番邑首批置县,吴芮为县令,他治政恤民,深得民心,被朝廷封为“番君”。秦二世元年(前209 年),陈胜吴广首先反秦,天下响应,吴芮宣布独立,英布率七千人投奔他,英布虽黥面刑徒,但吴芮并不藐视,以女妻之,命他率领一支以越人为主的武装,入淮与项梁军合,随项羽定三秦,入咸阳;另派梅鋗统军随刘邦入武关。吴芮为推翻秦王朝的统治立下了赫赫战功。

  秦亡后,西楚霸王项羽于汉王元年(前206 年)二月论功行赏,分封反秦功臣及旧贵族十八人为王,即:汉王刘邦、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常山王张耳、代王赵歇、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燕王臧荼、辽东王韩广、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昂、韩王韩成。这其中,吴芮为衡山王,以邾城为王都。

  百越领袖吴芮分封为衡山王的原因,据《前汉书》所言:“率百越佐诸侯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也就是说,吴芮因率部众随刘邦入关立有战功,又不断接济资助诸侯兵马,故被项羽封为衡山王,名列天下十八王之中。他此时与刘邦、英布同为诸侯,平起平座,不分上下。

  吴芮为什么选定邾城为衡山王国的国都呢?原因大致有三:其一,邾城是楚国名城,又是邾君南迁居住之地;其二,邾城是秦朝衡山郡的郡城,是天下闻名的江淮大邑,在政治地位上与吴芮的分封地位匹配;其三,邾城在秦末战火损失不严重,经济相对富足。

  衡山王国辖境相当于今湖北市黄冈市、河南省信阳市、安徽省六安市三市的范围。今黄州、团风、新洲、红安、麻城、浠水、蕲春、罗田等地皆为衡山王国辖境。

  但是,吴芮在被封为衡山王后不久,又被“项羽侵夺之地”。项羽为什么要侵夺吴芮的封地呢?《汉书》没有讲明白,但《史记? 项羽本纪》谈到,“项羽出之国……乃使徙义帝长沙郴县”,同时,“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据日本汉学家泷川资言编撰的《史记会注考证》引清人洪亮吉之说,衡山王吴芮和临江王共敖抗拒执行项羽的命令,于是项羽只得再令英布派兵追到郴县把义帝杀了。由此可以推断,项羽要侵夺吴芮的封地,乃是因为吴芮没有听从他的指使去击杀义帝,项羽为了报复他,便“侵夺之地”,废除了他的封号,剥夺了他的封地。所以,刘邦在高祖五年(前202 年)的诏令中称吴芮为“故衡山王”、“番君”。

  项羽败亡后,吴芮通过部将梅鋗的关系,转而投奔刘邦,他凭自己占据的地盘和吴国君王后裔的贵族身份,与韩信等人上表称臣,拥戴刘邦为帝,拥戴书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吴芮从而成为西汉开国元勋。

  刘邦对吴芮在反秦起义中直接帮助过自己,在楚汉战争中站在自己一边,又是劝刘邦进帝位者之一的作为十分感谢。所以他一登上帝位,就于高祖五年(前202 年)颁布诏书,嘉奖吴芮:“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为长沙王。”就这样,高祖五年(前202 年),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并将王都由邾城远迁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此事:“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把吴芮封为长沙王称之为“徙封”。

  刘邦为什么要把吴芮从邾城迁到长沙,史无明载。大约是因为邾城是吴芮的根本之地,刘邦不愿吴芮在邾城根基太深,有意削弱其势力,就把他从邾城徙往了“卑湿贫国”而又偏僻的长沙。

  吴芮封为长沙王并将都城由邾城远迁长沙后,西汉朝廷在吴芮的衡山王国封地恢复衡山郡,郡城在邾城。


  二、汉初分封立王都


  西汉前期,朝廷兼采周、秦之长, 实行封国与郡县“ 双轨”并存的地方行政体制, 今黄冈之地,先为衡山郡,后为衡山国, 无论是衡山郡, 还是衡山国,其郡治、国都均在邾城。邾城保持续它自楚至秦以来的显赫、辉煌和荣耀。

  汉高祖五年(前202 年),刘邦即位,封吴芮为长沙王,并将都城由邾城远迁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在吴芮的衡山王国封地恢复衡山郡,郡城在邾城。衡山郡从汉王五年至汉文帝十六年间(前202 年至前164 年),共存在38 年,隶属淮南国。

  汉高祖刘邦立国后,因循秦制,确立“百官之职”和“分天下为郡县”的制度。两汉的郡县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一级重要行政管理机构,职能广,权力大,成为汉代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 年),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以衡山郡之地属之, 从此,邾城内的衡山郡行政机构结束,代之以衡山王国机构。邾城由衡山郡城转型为衡山王都。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高祖十一年(前196 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被汉高祖剿灭,叛乱平息后,刘长即位淮南王,接管英布的王国。但刘长骄横无度,被控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汉文帝八年(前172 年),皇上怜悯淮南王,叹息他的儿子受到诛连,给予补救,于是封其长子刘安为阜陵侯,次子刘勃为安阳侯,三子刘赐为阳周侯,四子刘良为东城侯。

  到了汉文帝十六年(前164 年),皇上又动侧隐之心,哀怜淮南厉王因废弃王法图谋不轨,自惹祸患失国早死,同时,认为他的儿子没有必要代父受过,失去荣华富贵,便将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国,衡山国,庐江国,改封淮南厉王刘长的三个儿子: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东城侯刘良已死,无后代,不受封。从此,他们重获厉王封地,三分共享。

  汉景帝三年(前154 年),吴楚七国举兵反叛,吴王使者往衡山,鼓动衡山王刘勃参与叛乱,遭到衡山王的拒绝,刘勃表示要效忠朝廷,坚守城池,毫无二心。次年,吴楚叛军被打败,衡山王入朝,汉景帝认为他在危难时刻表现出忠贞守信,应该对他进行奖赏。当时,济北王位空缺,济北之地比衡山之地富庶,自然环境也优越些,汉景帝就以南方之地低洼潮湿为由,将衡山王刘勃改任济北王,掌管济水以北的地区,以此作为褒奖。

  吴楚七国举兵反叛时,吴王使者也来到庐江,鼓动庐江王刘赐参与叛乱,刘赐虽然没有参与叛乱,但他屡次派遣使臣与邻近的越国结交联络。吴楚叛乱平定后,朝廷认为刘赐虽然大节未亏,但他首鼠两端,在吴楚七国反叛中有与越国结交之嫌,决定给予薄惩,将他由庐江王改任衡山王,迁居衡山王都邾城,统管长江以北地区,成为新的衡山王,仍以邾城为王都。


  三、邪僻叛逆衡山王


  淮南王刘安对于其父淮南厉王刘长获罪被捕、绝食身亡一直耿耿于怀,为报父仇,他处心积累,策划谋反。他与衡山王刘赐虽是亲兄弟,但因为礼节上的原因相互责怪抱怨,关系疏远,不相和睦。衡山王闻知淮南王制造用于叛逆谋反的器具,就倾心结交宾客来防范他,深恐被淮南王吞并。

  元光六年(前129 年),衡山王入京朝见,他的下属卫庆懂方术,想上书侍奉武帝刘彻,衡山王不同意,故意诬陷卫庆犯下死罪,还严刑拷打逼他承认,衡山国内史认为此事蹊跷,不肯审理此案,衡山王便指使人上书控告内史不作为,内史被迫办案,但直言衡山王从中作梗。

  衡山王刘赐在邾城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多次侵夺他人田产,毁坏他人坟墓辟为田地。有关官员请求追究衡山王的罪责,武帝不同意,只收回他原先可以自行委任本国官吏的权力,改为由天子任命。衡山王因此心怀愤恨,四处访求谙熟兵法和会观测星象以占卜吉凶的人。这些人日夜鼓动衡山王密谋反叛。

  衡山王刘赐的后宫有王后乘舒、姬妾徐来、妃嫔厥姬。其中,王后乘舒生了三个孩子,长男刘爽立为太子,二儿刘孝,三女刘无采。又有姬妾徐来生儿女四人,妃嫔厥姬生儿女二人。后宫子女之间勾心斗角,一塌糊涂。

  衡山王后乘舒死后,衡山王立徐来为王后。厥姬同时也颇得衡山王宠幸。两人互相嫉妒,厥姬就向太子说王后徐来的坏话:“徐来指使婢女用巫蛊邪术杀害了太子的母亲。”太子因此心中怨恨徐来。徐来的哥哥来到衡山国,太子与他饮酒,席间喝多了,一时愤怒,用刀刺伤了王后的哥哥。王后非常恼怒,屡次向衡山王诋毁太子。太子的妹妹刘无采出嫁后被休归娘家,既和奴仆通奸,又和宾客通奸。太子屡次责备刘无采,让她注意检点。刘无采很恼火,不再和太子来往。王后得知此事,就殷勤关怀无采,从中挑拨。刘无采和二哥刘孝因年少便失去母亲,不免依附王后徐来。徐来就巧施心计爱护他们,让他们一起毁谤太子。衡山王经常听到他们的诽谤,就对太子不满,因此多次毒打太子。

  因为衡山王多次毒打太子,后来衡山王病了,太子也经常声称有病不去服侍。刘孝、王后、刘无采都在衡山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太子其实没病,他诈称有病,脸上还带有喜色,巴不得您快点儿死掉,他好即位。”衡山王大怒,想废掉太子,改立其弟刘孝。王后知道衡山王已决意废除太子,就又想一并也废除刘孝,好把自己的儿子刘广立为太子。王后有一个女仆善于跳舞,衡山王十分宠爱她。王后打算让女仆和刘孝私通来陷害他,好一起废掉太子兄弟。太子知道了王后的诡计,恼怒王后屡次诽谤自己,就打算与她发生奸情来堵住她的口。一次宴会上,太子上前为王后敬酒祝寿,趁势坐在了王后的大腿上,要求与她同宿。王后很生气,把此事告诉了衡山王。衡山王召来太子,打算把他捆起来毒打。太子知道父王常想废掉自己而立弟弟刘孝,就对他说:“刘孝和父王宠幸的女仆通奸,无采又和奴仆通奸。父王好好吃饭吧,我打算给朝廷上书。”说罢拂袖而去。衡山王派人去阻止他,不能奏效,就亲自驾车追捕到太子,用镣铐把他囚禁在宫中。刘孝越来越受到衡山王的亲近和宠幸。衡山王很惊异刘孝的才能,就给他佩上王印,号称将军,让他住在宫外的府第中,给他很多钱财,用以招揽宾客。那些登门投靠的宾客,暗中知道淮南王、衡山王都有背叛朝廷的计划,就日夜奉迎挑逗衡山王。于是衡山王指派刘孝的宾客制造战车和箭支,自治天子印玺和将相官印。衡山王日夜访求壮士,多次称赞和例举吴楚反叛时的谋略,当做自己的谋反计划的参考。衡山王不敢仿效淮南王篡夺天子之位,他只是害怕淮南王起事后吞并自己的国家,同时还期望淮南王带兵西进之后,自己可乘虚发兵占有长江和淮水之间的领地。一次,衡山王入京朝见天子。路经淮南国,淮南王说了些兄弟情谊的话,就消除了两人从前的嫌隙。两人彼此约定共同谋反。

  因为衡山王谋反之心已定,就不愿进京面圣,便上书推说身体有病,皇上赐书准许他不入朝。后来,衡山王指使人上书皇上请求废掉太子刘爽,改立刘孝为太子。刘爽闻讯,就派和自己很要好的白嬴前往长安上书,控

  告刘孝私造战车箭支,还和衡山王的女侍通奸,意欲以此挫败刘孝。白嬴来到长安,还没来得及上书,官吏就因他参与淮南王谋反将他逮捕。衡山王听说刘爽派白嬴去上书,害怕他讲出隐秘,就上书反告太子刘爽大逆不道。朝廷将此事下交沛郡审理。

  负责办案的公卿大臣搜捕与淮南王共同谋反的罪犯,没有捕到,却在刘孝家里抓住了要犯陈喜。官吏控告刘孝带头藏匿陈喜。刘孝以为陈喜平素屡次和衡山王计议谋反,很害怕他会供出此事。他听说律令规定事先自首者可免除其罪责,又怀疑太子指使白嬴上书会将谋反之事告发,就抢先自首,控告陈喜等人参与谋反。廷尉审讯验证属实,公卿大臣便请求逮捕审讯衡山王。武帝不同意,派使者赴衡山国,就地查问衡山王,衡山王一一据实答。官吏派兵士把王宫包围起来严加看守。使者还朝,将情况上奏,公卿大臣请求审判衡山王。衡山王闻讯刎颈自杀。刘孝因主动自首谋反之事,被免罪,但他犯下与衡山王女侍通奸之罪,仍处死弃市。王后徐来也犯有以巫蛊谋杀前王后乘舒之罪,太子刘爽犯了被衡山王控告的不孝之罪,都被处死弃市。所有参与衡山王谋

  反事件的罪犯皆满门抄斩。衡山国也被废为衡山郡。

  衡山王死国废,邾城遭到致命打击。从此,邾城在两汉地位和处境一落千丈。

  衡山王刘赐及其子刘孝为什么附和淮南王刘安谋反,司马迁和班固异口同声地认为是因为“剸怀邪辟之计,谋为畔逆”,“亦其俗薄,臣下渐靡使然”,“夫荆楚剽轻,好作乱”。但仔细分析,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汉朝人重复仇,他们对其父亲淮南厉王刘长之死无法释怀,所以,无论汉文帝、景帝如何厚待、笼络他们,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复仇心态,最终还是走上“谋反”的不归路。

  按《史记》体例,写诸侯王生平当立“世家”,但司马迁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将淮南王和衡山王降为列传,乃是对刘长、刘安、刘赐父子的叛逆之罪表示贬抑。他秉笔直书淮南王刘安串通衡山王刘赐密谋反叛事实,对两人叛乱行径进行了谴责。(史智鹏 撰写)


责任编辑: 秦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