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腔戏

信息来源: 黄冈政府网  时间:2015-11-27

  简要介绍
  东腔戏又称东路花鼓,以哦呵腔、畈腔等山野唱腔行板,以锣、鼓伴奏为主,富有大别山地域特色,是源自西路花鼓的楚戏的姊妹剧种,清中叶以后在此地世代口耳传授,从第一代师祖陈兴太至21世纪初期已有9代传人,前7代的多名老艺人20年前就上了《湖北省文艺志》。


  历史渊源
  唐宋时期,罗田当地村民在劳作和生活之余,自发创作了“哦嗬腔”、“畈腔”、“采茶调”等民间声乐,特别是遇上农忙季节,冲冲畈畈“哦嗬”声一片,这边唱来那边和。嗓子好的歌手,歌声可翻滚几个山头。再加上独特地貌产生的自然回声,就形成了激荡人心的歌涛。苏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军分区副司令员)时,有一次视察罗田,就被罗田“畈腔”所震撼,称唱歌者为“鸡人”。而东腔戏正是在“哦嗬腔”、“畈腔”、“采茶调”等基础上产生的。


  艺术特色
  东腔戏的发声部位在咽喉,按照今天的标准,它不属于科学的发声方法,但它确实是原生态的。一人唱,多人和,台前唱,台后和;东腔戏演唱灵活,不受舞台限制,山坡上、农家堂屋、洞房花烛的新房,都是他们演唱的舞台;又可化整为零在私人住宅唱坐堂;它发音高亢,吐词用罗田(湖北黄冈的一个县)方言。它的唱腔一般分正腔和小调两类,正腔包括东腔、对腔、叹腔、二行、火攻、四平、二高腔等,小调有“采茶调”、“扳笋调”、“挂灯调”等。随着时间推移,行当由过去小生、花旦和丑角为主演,发展至青衣、老生、花脸等多行当演唱的地方戏。因为它的道白和演唱基本以罗田方言为主,唱词通俗,贴近本土,因而当地甚至大别山一带在传统节日、婚丧喜庆,或者唱庙戏时,必定要请东腔戏班。东腔戏共有72种板腔,现保存的有其中的50余种,有《珍珠塔》、《秦香莲》、《天仙配》》、《全家义》、《血掌印》、《白布楼》等30个大本子剧目和《拦马》、《教子》、《站花墙》、《牧羊》等30个中小戏剧目。


  著名艺人
  罗田东腔较著名的艺人先后有黄继清(本县白庙河人,生于咸丰年间1851年)、黄大结子、黄二结子(黄继清之子)、余八(外号余八相公,本县胜利廖家坳人,生于咸丰1861年,擅长旦角,所带徒弟中较有名的是红安人戴哈巴)、潘凤仙(本县城关人,擅长旦角)、喻小舟(本县城关人,擅长生角)、晏仲芳(本县北丰人,擅长丑角)、许伯奇(本县白庙河人,擅长旦角)等。
  东腔戏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被称为民间艺术瑰宝,一位省内戏剧界权威甚至认为它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腔戏却有失传的危险。在罗田县东北角有一个叫陈家山的偏僻山村,这里180多户人家、600余人同居一个大湾子,全湾人都姓陈,他们传承了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古老剧种———东腔戏。陈家山村地处罗田与湖北麻城、安徽金寨交界处,距河南新县不到40公里,是大别山偏远的小山村。目前有184户、近700村民聚集在一个马鞍形山梁上的大垸内。村里人喜爱 的东腔戏又称东路花鼓,以哦呵腔、畈腔等山野唱腔行板,以锣、鼓伴奏为主,富有大别山地域特色,是源自西路花鼓的楚戏的姊妹剧种,清中叶至今在这里世代口耳传授,从第一代师祖陈兴太至今已有9代传人,前7代的多名老艺人20年前就上了《湖北省文艺志》。
  在陈家山垸内,至今还保留有一座历经200年风雨的古戏楼,厅堂内悬有师祖陈兴太题写的匾额“源远流长”。这里的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几句东腔,今年70多岁的陈月舟,全家人可合演一台戏。“文革”期间,村里的戏班曾遭禁查,但人们仍私下口耳传承,村里东腔戏班的现任召集人陈贵生便是那时开始学唱东腔的。如今,陈家山戏班在罗田、麻城、金寨、新县仍颇受欢迎,每年正月初八以后,戏班子便外出演戏,直到阳春3月才回家忙春耕。每逢传统节日、婚丧喜庆,方圆百里的乡亲有请必到;县城广场、村野山坡、农家堂屋、洞房花烛的新房都是他们演唱的舞台。现任戏班优秀戏剧演员非常多,如:陈月舟、陈芳年、吴新花、陈应州、陈凤州、张杏容等。据介绍,陈家山村民风淳朴,自土改以来村里尚无一人违法犯罪。陈家山人爱唱戏,男的唱东腔,女的善唱民间小调,70多岁的东腔五代传人陈月舟一家就能演唱一台戏。陈家山戏班唱红皖鄂相邻的3个县。每年正月初戏班子外出演戏,直到割青季节才回家忙春耕春种。爱戏的陈家山人有一股好民风:土改以来,这里没有一人违法犯罪,800余人的大垸亲如一家。

责任编辑: 秦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