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数据 > 统计公报

2017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信息来源: 时间:2017-08-25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我们以推进工业倍增为导向,以实施“四大行动”为载体,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全力以赴优服务、扩投资、促转型、抓融合,全市工业呈现稳中有进、逆势增长、全省靠前的良好态势,顺利完成“双过半”任务。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是增速暂居全省前列。全市规模工业完成产值945.33亿元,同比增长12.35%,企业增产面达到73.86%,其中478家企业增长超过20%;工业生产增长速度8.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高于年初目标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是41个月以来最前位置;工业用电量28.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7%,高于全省4.6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增速比年初回升8.84个百分点,排位比年初拉升9位,跻身全省前列。

  二是质效逐步提高。全市规模工业产销率达到95.43%,同比回升0.13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902.15亿元,同比增长12.5 %。1—5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36.80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利润27.49亿元,增长8.7%,连续5个月实现回升;入库工业增值税13.47亿元,同比增加3.83亿元,增长39.8%,高于全省24.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每百元资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4.7元,同比增长16%;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13.3天,减少0.3天;资产利润率达到12.72%,回升0.21个百分点。

  三是投资环比提速增长。全市在建工业项目747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398个,同比增长65.8%。完成工业投资321.05亿元,同比增长9.4%,比一季度回升12.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居第8位,环比提升1位;工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5.82%,环比提升0.16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投资267.25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83.24%,环比提升0.8个百分点;民间工业投资完成288.94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90%。

  四是骨干实现强力支撑。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469家,其中小进规72家、新进规9家。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07家,共完成产值517.27亿元,占全市工业半壁江山,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达到54.72%,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5家、5至10亿元企业10家。祥云集团、葛洲坝兴业、中粮粮油、李时珍医药、大别山发电、智轩科技、宏源药业等重点企业增速均超过10%,成为工业稳增长的强大支撑。葛洲坝兴业完成产值35.99亿元,实缴税收2.9亿元,半年产值已超过重组前全年产值,今年目标保80亿冲100亿,是我市工业的最大增长点,有望成为黄冈第二家百亿企业。

  五是区域竞相全速推进。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看,全市除罗田、龙感湖以外,其它县(市、区)增长速度在8%以上,麻城(9.9%)、红安(9.8%)、英山(9.6%)、蕲春(9%)、团风(8.9%)、黄梅(8.8%)、武穴(8.6%)等7个县市在全市平均线以上,且麻城、红安、英山、蕲春保持在9%以上的较高速度;尤其是团风、市区呈现快速回升的势头,为全市工业稳增长作出积极贡献。从工业投资增速看,英山(63.3%)、市区(50%)、浠水(41.6%)、罗田(31.1%)、蕲春(29.9%)、武穴(19.3%)、团风(15.9%)等7个县市区在全市平均线以上,英山、市区、浠水、罗田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技改持续低迷。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部分企业家对市场预期存在忧虑,技术改造力度不强、进度不快。上半年,全市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2.41亿元,同比下降23.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2.7个百分点,14 个月处于负增长状态,且一路下滑、尚未止跌, 3月份—4.2%、4月份 -28%、5月份 -21.4%、6月份-23.3%,形势令人堪忧。

  二是成本压力不减。首先,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直接推动企业成本快速增加。如大二互的主要原材料铜线,由同期的38000元/吨上涨到55000元/吨,涨幅达44.73%;鸿地重工主要原材料钢材,由同期2800元/吨上涨到3800元/吨,涨幅达35.71%。其次,用工成本、融资成本、用能成本、物流成本等不断攀升,加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投入逐步增加,企业综合成本水涨船高、居高不下。如社保费率虽然下调,但我市2016年社平工资,由同期的3250元/月上涨到3458元/月,造成企业用工成本不降反升。全市1—5月百元主营业务成本达到88.97元,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2元、全国平均水平3.35元。

  三是资金周转困难。企业难融资、银行难贷款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反映资金短缺,并且融资门槛高、程序繁、时间长等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大别山产业基金、县域经济调度资金等政策性资金支持有限,对大范围资金短缺只是杯水车薪、难救全局。上半年,全市新增工业贷款仅5.57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总量的3.1%,其中制造业贷款减少1.29亿元,金融脱实向虚问题加剧,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极为有限。

  四是投资有待改善。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工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需达到40%,我市仅为35.82%;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需达到90%,我市仅为83.24%,表明投资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同时,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市场主体投资工业意愿降低,招商引资难度明显加大;部分项目因征地难、拆迁难、审批难、资金难等因素,开工慢、进度慢的问题较为突出,工业投资形势不容乐观。

  三、下步形势的初步分析

  上半年,从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等层面来看,我市多数企业反映好于同期,主要指标实现回稳向好,主要受同期基数不高、产品出厂价格回升的影响。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存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局面将会更加激烈,各种困难不可小觑,众多隐忧不可忽视,特别不能低估以下三个影响:

  一是不能低估传统动能下滑的影响。我市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占全市规模总量的80%;同时,受市场不足、资金紧张、成本增加的影响,部分企业转型升级刚刚起步,导致生产经营陷入困难。上半年,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在产能持续增加、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纺织服装同比负增长0.3%,食品饮料增长 4.9%,陷入低位徘徊的态势;全市有383家企业减产停产,共减少产值79.87亿元,娃哈哈、上好佳、福康油脂、信德纺织、百鑫纺织等企业同比下降,表明传统动能趋向下降。此外,受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的影响,全市退规企业达到 109家,造成我市在新增规模企业81家的情况下,总数比去年底减少28家。

  二是不能低估安全环保趋紧的影响。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约束不断趋紧的形势下,尽管从长远看有利于转型升级,但目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把关更严、难度更高,企业设备改造投入不断增加,间接推高生产成本,部分企业甚至停产整改,对工业稳增长影响不可忽视。上半年,全市共有52家规模工业企业进行小锅炉淘汰整改,间接影响产值近10亿元;伊利乳业投入5000多万元,对消防设施进行整改,企业停产2个月,影响产值1亿元;银河阿迪实施天燃气改造,每年需增加用气成本近千万元;金兴泰受环保的影响,原本在蕲春、新洲等地的原材料厂家关闭,需到浙江、江苏等地采购,增加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

  三是不能低估发展环境不优的影响。部分企业反映,审批环节相互交叉、互为前置,甚至出现不同部门多次评估现象,部分中介收费仍有待清理规范,玻璃门、弹簧门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商务配套环境急待改善,尤其是污水处理、职工宿舍、公交车通行、教育卫生等配套问题较为突出,既增加企业成本,又造成企业留人难。这些问题,短期影响项目落户、生产经营,长期影响企业家投资意愿、发展信心,不利于工业增长和经济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抓运行监测稳增长。强化目标导向,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调度,继续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实行工业经济发展约谈机制,对工业增速、工业投资排位靠后的地区实行约谈,对下滑较大的县市区,派出工作专班实地开展督查,进一步传到压力,压实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工业经济三季度“大攻坚”、四季度“总决战”活动,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转型,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保目标。

  二是抓技术改造促转型。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关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降低购买设备、研发产品成本,引导技改转型,扭转技改投资持续下滑局面。积极对接全省“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在140个项目进入全省笼子的基础上,争取再梳理汇总一批重点技改项目进入省里技改项目库,争取省级政策支持。

  三是抓降低成本减负担。对涉企优惠政策,进行大清理、大汇总,主动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帮助企业理解政策、争取政策、享受政策。建议发改部门牵头组织降低企业成本专项行动大检查、大督查,打通落实政策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节能降耗、内部挖潜,降低企业成本负担,促进重点亏损企业减亏、止亏和扭亏。

  四是抓骨干培育擂成长。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制定培育行业“隐形冠军”实施方案,力争培育100家细分行业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以企业进规为基础,加大协调督办力度,做好小微企业的定向培育、数据核查和申报进规工作,不断做大全市规模工业总量。大力实施“工业+高校科研院所+信息化+品牌质量行动”,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对接科技成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抓服务企业优环境。继续深入开展服务企业行动,认真抓好企业反映问题的收集、筛选、整理,严格落实挂点帮扶、问题清单、一线办公、督查问责等制度,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切实解决一批实际困难问题。针对企业资金周转、引进人才等难点共性问题,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人才对接等活动,努力为企业涉水引渡、牵线搭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 吕晓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