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经典案例

陕西---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信息来源: 黄冈政府网  时间:2014-12-19


  当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映在大明宫遗址高高的台基上,千年前的繁华早已化作滚滚尘烟。回望长安的背影,思绪又回到梦中的大唐。那时的大唐是何等的繁荣昌盛,宫殿是那样的壮丽辉煌,大唐的皇帝高高在上,堂堂中国要四方来贺。现在,繁华已经落幕,只剩下一处名叫大明宫的遗迹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1300年的悲欢与兴衰,目睹了几个王朝从昌盛走向衰败的变迁过程,成为一座奢华皇城和残酷宫廷争斗永远的佐证。

  大明宫遗址公园简介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2010年10月1日正式开园迎客。遗址公园占地3.5平方公里,面积与举世闻名的纽约中央公园相仿,既保存了大明宫原有的地形和地表的遗址分布。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投资为120亿元,其中,搬迁安置费用约90亿元,考古、文物保护展示及公园建设约30亿元。建成后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目前建有文化景观大道,游人在这里可以看到丹凤门广场、如镜的水面以及宫殿建筑的倒影、御阶、龙首塬的大庭院、蓬莱仙岛的远影,能将游人带回到大唐天子的年代,让人感受到大唐盛世的文化辉煌。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六大亮点

  ■由8公里宫墙、宫门、中轴构成的大规模遗址格局形制

  ■独特的东方古建筑遗址地标性标志,如紫宸殿、含耀门等

  ■科学的复原研究基础上建设的大明宫微缩景观

  ■集考古、科研、科普、游艺和旅游为一体的遗址中心

  ■以IMAX3D电影、实物、电子、模型和标牌合二为一的遗址阐释系统

  ■“月光大明宫”的夜景观系统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十个典型游览景点

  一是游客中心、丹凤门景点,游客中心包括三个模型、两部电影。其中,IMAX3D电影《大明宫传奇》,将是西北地区首家IMAX3D影片,是大明宫的一大“卖点”,丹凤门的一楼为遗址本体展览,二楼为多功能会议厅。

  二是中轴景点,包括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大明宫微缩景观、含元殿、宣政及紫宸殿、望仙台标识。

  三是太液池。

  四是麟德殿及《大唐六骏》、《日月大明宫》、《百官上朝》、《丹凤迎宾》、《爱在大明宫》演出。

  五是遗址中心。

  六是玄武门、重玄门及北夹城运动区。

  七是三清殿、大福殿、炕底寨原村址及部分展示区。

  八是宫苑区内园林景观及雕塑。

  九是南宫墙中国书法博物馆、唐三彩博物馆等。

  十是东宫墙休闲区。

  遗址公园总体思路

  以文化大策划和超前规划为先导,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为带动,以组织大型城市运营商参与土地一级开发为主导,以“整体拆迁、整体建设”为保障,以改善区域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质为宗旨,努力建设人文、活力、和谐西安的示范新区,探索大遗址带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开辟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新路径,积累城市整体拆迁与开发建设的新经验。


  建设目标

  建设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物保护示范工程;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遗址公园;改善人居环境,创造规划和建设的国际典范;实现历史与现代、经济与社会、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融,协调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实现区域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规划格局

  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成为未来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使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大明宫遗址起码还要发掘200年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开园迎客。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开放后(3000多亩的区域)三分之二区域向社会免费开放。仅中间部分的遗址密集区为售票区。

  “遗址公园开园后,考古工作不会结束,反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新开始。”作为大明宫考古发掘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西安研究室主任安家瑶表示,目前大明宫遗址区发掘面积最多1%,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尤其在含元殿和宣政殿之间,将是以后考古工作的一个重点。意大利庞贝古城1748年发现,目前庞贝古城开放给大家的只占1/3,现在还有考古队在庞贝古城进行发掘。日本奈良平城宫从1959年正式发掘,到现在已工作了50多年,现在仅发掘了遗址的30%,计划还将发掘200年。

  千年古都新地标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占地3.5平方公里,面积与举世闻名的纽约中央公园相仿,既保存了大明宫原有的地形和地表的遗址分布,又使西安的城市公共空间激增。公园开放后,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示范新区,以“原真”而“完整”的历史文化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建成后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也是西安这个千年古都的新地标。大明宫遗址作为盛唐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西安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保护好大明宫遗址就是保护盛唐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唐大明宫简介

  唐大明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禁苑中的龙首塬上,又名蓬莱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父亲李渊修建的夏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公元663年高宗帝将其扩建,是唐代帝王最为显赫壮丽的建筑。从高宗时起,历朝皇帝多在此听政,为唐王朝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


  大明宫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遗址。城内的主要街道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

  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大明宫的北部是宫廷园林区,建筑布局比较疏朗,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堪称唐代园林建筑的杰作。

  工程未完,李渊病故,唐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尔后两次易名,到神龙元年(705年)大明宫的名称才固定下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把大明宫更名为“蓬莱宫”,并在此听政。

  宫内曾发生过多次历史重大事件,大明宫一度也是黄巢农民起义军的政权所在,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农民军进入长安,黄巢登上大明宫含元殿举行了盛大的即位典礼,然后在丹凤门城楼宣布国号为“大齐”。唐末,大明宫多次遭战乱破坏,904年时最后废毁,沦为废墟。1957年~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勘察和发掘,1980年~1984年进行了重点发掘,初步弄清、复原了大明宫遗址。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含元殿遗址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是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 通往平地的龙尾道。实测殿夯土台基高3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面阔11间,进深4间,各门宽5.3米。


  二、麟德殿遗址

  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是皇帝召见贵族亲信、接见外国使臣和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建于唐麟德年间,为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之所。其台基南北长130米,东西宽80余米,建筑面积达12300多平方米。遗址中出土大量黑色筒瓦,还有少量的琉璃瓦片。

  三、大福殿遗址

  大福殿是唐大明宫内大型殿堂之一。现存夯土台基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高约5米,总占地面积约11600平方米。台基上残存大量铺砖,台基南边似有登殿坡道。

  四、凌霄门遗址

  凌霄门亦名青霄门,是大明宫北墙偏西之门,位于玄武门以西355米处。在肃宗病危之际,肃宗次子李系与皇太子李豫为争夺皇位而引发的“凌霄门之变”,即发生在此。

  五、玄武门与内重门遗址

  玄武门是大明宫北面的正门。位于北垣中部略偏西处,西距宫城西北角538米,东距东北角597米。门址范围很广,发掘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玄武门上有门楼,整个门楼基座下大上小,呈梯形。门槛内外的路上还有清晰的车辙沟痕。文献记载,这里是宫城宿卫重兵驻扎的地方,其北有重玄门。

  六、重玄门遗址

  重玄门遗址位于玄武门正北夹城处,距玄武门156米。此门保存得比较好,门道两侧的门楼基座高出现在地面4米多,呈马鞍形土丘,中间低处是门道。重玄门内外均有建筑遗址,其内左右廊与玄武门相接,是北衙宿卫处,其外有骥德院。


  七、三清殿遗址

  三清殿遗址位于大明宫西北隅,是一座高台建筑,唐代崇尚道 教,供奉老子,三清殿是宫廷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平面呈凸字形,北宽南窄,南北长78.6米,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除三清殿外,大明宫中还有其他道教庙观建筑遗址,如大角观、玄元皇帝庙等遗址。

  八、清思殿遗址

  清思殿是唐敬宗时所建,位于东城左银台门内,台基为长方形,南北长228米,东西宽33米。遗址中出土有铜鱼符1件,上有“同均府左领军卫”7字,还出土有12个残柱础石。

  九、唐太液池遗址

  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大明宫北部居中地带。初凿于贞观或龙朔年间。开元后期,玄宗曾命在太液池两岸筑望月台与杨贵妃赏月,台高百尺,现池中有土丘,高5米许,当为蓬莱遗址。太液池面积约1.6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池,中间有渠道相通。据考古实测,西池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米。东池较小,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米,东距东宫城墙仅5米多。池岸高出池底三、四米不等。太液池水源引自南来的龙首渠。有暗渠与宫外相通。沿岸回廊与附近宫殿建筑,都根据地貌特点,着意布置,错落有致。

  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过程

  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计划总投资1400亿元以上,周期为五年,分三步实施。第一步(2007-2008年),启动建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完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范围内的拆迁,全面启动建设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改造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第二步(2009-2010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园,周边区域开工建设,拆迁工作基本完成;第三步(2011-2012年),全面完成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初步建成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示范新区。未来将会复原唐代众多古建筑,麟德殿,丹凤门,三大殿(宣政殿,紫宸殿,延英殿)以及太液池。按照发展规划,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建设成为未来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同时把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重要的人文象征、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

  探秘大明宫遗址 微型遗址展现立体完整历史

  唐代,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作为那个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大明宫在一千四百年后被发掘,建成今天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走进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露天古代宫廷文化遗址博物馆”,领略盛世唐朝让四方臣服的气魄。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延续唐代大明宫的历史格局,由南向北沿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玄武门—重玄门,为中轴线,分为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三大区域。

  丹凤门至含元殿以南礼仪区域,将建设成为唐文化主题公园,设有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大明宫博物馆,大明宫国际遗址研究中心等唐文化与遗址考古展示项目,其中,大明宫博物馆群,由唐文化博物馆、大明宫博物馆、大明宫现代艺术馆及大明宫综合展览馆四个馆构成,为国家级博物馆。该区域将重点介绍、诠释隋、唐长安城及大明宫的历史文化。重点保护文物包括:丹凤门、建福门、昭训门、望仙门、光范门等遗址及上朝路、沟渠、桥梁遗址和宫墙遗址。

  含元殿至紫宸殿朝政区域,为考古主题公园,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收费区域。将重点展示先进的现代考古过程与成就,以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技术、材料与成果,为古迹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重点示范区。重点保护文物包括;含元殿,东西朝堂,玄政殿,紫宸殿,延英殿,望仙台,麟德殿,清思殿,含光殿,昭庆门,含耀门,光顺门,延英门,崇文门,左右银台门等遗址。其中,含元殿、玄政殿、紫宸殿三大殿遗址保护展示区是考古研究的重点区域,作为对收费游客宣传唐大明宫宏伟宫殿建筑群及大唐文明的一个主要场所,体现大唐盛世的繁华,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景观和展示唐朝政治文化的场所。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宫苑区在唐代是皇帝们休闲、游乐的区域,有大量园林景观,并包含太液池这一大面积的水面区域。宫苑区为非收费区域,该区域主要面向本地市民及少量外地游客。游览宫苑区的游客将主要了解唐代皇帝的后宫生活,并欣赏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美丽的园林景观。同时,为服务本地市民,宫苑区有一定数量的城市运动休闲设施。该区域作为唐休闲及世俗生活文化主题公园,为城市文化休闲区。重点保护文物包括:太液池、蓬莱山、三清殿、大福殿、翰林院、玄武门、青霄门、银汉门、重玄门、九仙门等遗址。


  建成后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基本还原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目前建有文化景观大道,游人在这里可以看到丹凤门广场、如镜的水面以及宫殿建筑的倒影、御阶、龙首塬的大庭院、蓬莱仙岛的远影,能将游人带回到大唐天子的年代,让人感受到大唐盛世的文化辉煌。

  在如今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一组大明宫建筑群的微缩景观建筑呈现在人们眼前,透过这些高仿真的微缩建筑,穿梭其间,仿佛走进了微缩版的盛唐宫殿当中。

  据悉,近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园区景观提升工作全面启动,遗址公园开园以来遭破坏最为严重的萎缩景观将以架设木栈道的方式对其进行隔离保护,玄武门、太液池等景观区还将通过道路拓宽、绿化种植、新增设施等方式进行全面提升。此外,园区内还将新增28所微缩遗址院落及5处微缩单体建筑,更为形象的向游人展示大明宫雄浑壮丽的建筑风貌。

  根据规划,玄武门及北夹城景观、宫苑区景观及雕塑、太液池遗址区景观及雕塑、懂缓冲区景观及雕塑、左金吾丈景观、含元殿景观及雕塑、中轴区景观及雕塑等7处区域将进行整改提升,或进行道路铺装,或进行景观绿化,或增加路灯、广场等,涉及项目多达65项。遗址公园新增的5幢微缩单体建筑分别为太和殿、玄元黄帝殿、品字殿、紫宸殿和宣政门与包括三清殿院落、玄武殿院落、清思殿院落在内的28所微缩院落,将会按照1:105至1:15不等的比例进行制作,届时,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将会是更为立体和完整的大明宫辉煌的建筑宫殿群。

  既是城市的“绿肺”,又再现了盛唐文化的厚重

  大明宫是规模最大、制度最完备、皇帝朝寝时间最长的宫城,不但是国家统治中心和象征,还是唐朝对都城的最大增筑项目,是唐代建筑文化和宫室制度的典型代表。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按原址3.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既是保护区,也是现代城市生态文化公园。

  为了保护遗址,院内建设依照国际惯例,不对大明宫建筑进行大规模复建,只是通过史料推理,建成大明宫正南门丹凤门。而丹凤门并不是真正的建造,只是在钢结构上挂上板材,做一个模型扣在遗址上,如同世博会西安展馆里展示的。这实际上也是遗址保护性展示的一种方式。

  就连大明宫的宫墙也不恢复建造实体墙,而是用树、竹子、石块等组成抽象的墙体,既让游客体会其的原貌,也不破坏遗址本身。

  在公园内,一些考古现场对游客开放,甚至游客可直接参与,使游客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拘泥于跟随政治变化不断翻新的历史教科书。

  “为保护遗址,园内道路尽量少,满足游园的大致需要就行了。我们会种当时大明宫内有的植物,并通过各种方式把遗址都标识出来。这些都会在开园前完工。”

  在遗址区内,一些主要的宫门等建筑利用轻钢材质进行了简单的复原,园区内安放了大明宫建筑的缩略模型,建设了大片的绿地和雕塑,在含元殿的北侧还建成了地下博物馆。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主题公园与历史遗址元素交织在一起。

  目前的保护方式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是保护与开发很好的结合。对遗址公园而言,一是保护好遗址,保护好我们这份精神遗产;二是要把这种文化内涵的诠释不断地丰富。因为大明宫是考古遗存,很多都在地下,地面上只留下了部分的夯土遗存。如何让游客更多、更深层次的了解遗址,从而了解唐代的建筑文化,很多需要靠文化诠释的手段。首先使用了考古界遗址标识的手段。其次,很多标示牌,有建筑、历史故事、人物、事件等,让人们有个鲜活的印象。但这需要游客有一定的时间和文化素养。园区内保护多种方式、模式的探索在全国也是遥遥领先的。开发绝不是指园区内遗址上的开发,而是遗址公园以外区域的开发。

  对于西安这座古都来说,居民生活是否美好不只是靠高楼大厦来展现,城市文化自豪感是重要一项。利用城市原有的遗址建造公园,为市民提供参观、感受、休闲的场所,这种文化的潜移默化没有代替品。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已不再是单一的文物遗址保护,而是政府在保护文物遗址的同时进行城市改造。从怎么保护遗址到怎么利用遗址,大明宫是否能成功,还需要时间检验。


责任编辑: 秦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