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新闻 > 县市新闻

黄州区: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信息来源: 黄冈日报  时间:2017-12-07

  初冬的暖阳,洒满黄州区陶店乡孙镇小学。大课间铃声响起,校园顿时沸腾起来。

  三年级孙紫嫣来到舞蹈教室,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在老师带领下和同学们认真练习着舞蹈基本功,压腿、下腰、侧手翻、横竖叉……而四年前,爱好舞蹈的她只能在寒暑假去20公里外的黄州城舞蹈培训班练习。

  如今,和孙紫嫣一样,在黄州区,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这是黄州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年坚持脚踏实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4年前,黄州区成为全国首批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县市区之一,黄州区在全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城市中心的牵引力、辐射力不断增强。

  4年来,黄州区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以优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强弱项、补短板,全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办好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能上好学校。

  4年间,随着市区一体化办学战略的不断推进,一个个教育难题迎刃而解,一大批新校和弱校加速成长,从人人都有学上的初步均衡,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均衡,再到人人都能上好学校的优质均衡,老百姓对教育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要求,已转化为黄州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

  使命共担——

  一把手工程,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瓶颈,实现教育投入均衡,城乡学校同是最美风景

  修葺一新的校舍、园林式的校园景观,标准化的运动场上活跃着学生的身影,多功能教室、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走进只有81名学生的陶店乡小汊湖小学,你无法将其与农村教学点联系起来。

  不仅环境一样美,设施一样全,而且其“田园教育、绿色成长”特色教学,与城区学校形成百花齐放之势。

  其实,不仅在陶店乡,在黄州区所有乡镇,你会发现,最漂亮的房子在学校,最优美的环境在校园。近五年来,黄州区完成了中小学建设项目273个,全区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有三个令人惊叹的数据为证:

  7.6亿元!——这是近5年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投入的总额。这个数字,超过该区域前15年对教育项目投入的总和;

  12.65亿元!——这是黄州区5年的财政教育总支出。这个数字,占本区域公共财政支出15.3%;

  近20%!——这是市区近5年教育投入的平均增速。这个数字,比本区域GDP增速高出近10个百分点。

  这一组跃动的数据背后,是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使命担当,包含着决策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宗旨情怀。

  千年黄州,学脉绵延,芳香不息。这里历为“州、府、县”驻地,自古崇文重教,兴学育人生生不息,尊师重教代代相传。在这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写下千古绝唱“二赋一词”,蜚声中外;以黄冈中学为代表的黄州基础教育,全球闻名。

  作为首善之区的黄州,义务教育名校林立,但也存在大量办学条件、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人民群众的要求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变化,给黄冈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挑战。

  2009年,黄州区被湖北省确定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实验区。

  面对扑面而来的机遇,黄州人清醒地看到,破解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区乡两级管理体制瓶颈制约,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首场变革。

  着眼未来,凝聚共识。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共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合力攻坚,吹响了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军号——

  市委书记刘雪荣指出,优先发展教育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适应黄冈发展实际的正确抉择,砸锅卖铁也要保教育投入,对教育投入再多也不为过。

  黄州区委书记骆志勇多次强调,教育是最大民生,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拿出血本,出硬招实招,一抓到底,努力让每个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该区区长胡凯履新后部门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到教育局,要求把人民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2010年以来,每年区委常委会不少于2次、区长办公会不少于4次专题研究教育问题;区“四大家”每年到教育系统调研6次以上,全区教育系统更是当仁不让,扛鼎教育均衡发展主体之责,奋起直追……

  7年改革破难,出台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举措,从机制上,解决了教育投入、学校建设、教育评价、教师补充等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7年砥砺奋进,办成了“投入、人事”两个统筹等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将各乡镇街道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区级预算,进行区级统筹,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从根本上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生历史性变革。

  资源共享——

  市区一体布局,破解择校冷热不均,教育机会均衡,城乡孩子同在起跑线

  在黄冈白潭湖片区的市实验小学城东校区,来自路口镇王家垸村的一(4)班李泽畅正和同学们尽情玩耍,红扑扑的脸蛋洋溢着幸福。

  “这里离我家只有10分钟的路程,孩子太幸运了,赶上了好时代,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今秋正式开学迎新的黄冈实小城东分校,是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新建学校,也是市区一体布局的一个标志性工程,总投资9000万元,设计规模48个教学班。新校区和市实验小学实行一个校长、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个制度、一样的管理。

  和李泽畅一样,黄州区一大批孩子正享受着市区一体布局带来的红利——“同城待遇、同班就读、同步发展”。

  曾经,在黄冈市区大多数家长眼中,孩子理想的升学路径,似乎只有“华山一条路”:幼儿园读市、区实验幼儿园,小学上市、区实验小学,初中读启黄中学或黄冈外校,高中读黄冈中学。

  为此,每逢升学季,家长们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往这几所学校。随之,出现了“名校挤破脑壳,弱校门庭冷落”。

  如今,择校热在黄州区域的中小学大幅降温。问题的解决,源于2011年5月,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了“市区一体开发战略”,提出市、区两级重组优势资源,同心协力推动市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高黄州首位度、加快建设市域发展中心城。

  沐浴市区一体开发的东风,一记记组合拳,招招用力,拳拳得分,擂响了黄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战鼓:

  市区一体布局。按照“四个一批”思路,持续推进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

  新建一批,做优增量。7年来,累计投入7.6亿元,新建4所学校、改扩建20多所学校,市思源实验学校、碧桂园学校新建工程、长江小学改扩建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整合一批,盘活存量。对市东坡小学与三台小学、区实验小学与区实验二小、区思源学校与宝塔中学、长江中学进行优化整合;

  调整一批,提高质量。对布局不合理、生源不足的市属东坡中学、南湖学校、新桥学校,区属赤壁中学、余湾小学等学校停止招生;

  拓展一批,扩张总量。改造黄州理工中专、市艺校老校区、市电子信息中专等一批闲置的教育资源,按一校多区模式,合理分流区实验小学、东门学校、考棚街小学等学校的学生。

  通过“四个一批”市区一体布局,大力推进教育资源优化整合,让黄州中小学布局日趋完善:黄州中学整体迁建至白潭湖片区三年来,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九年一贯制的黄州思源学校成为教育改革的窗口校。

  农村学校按照一个乡镇建设一所中学、一所中心小学和若干教学点,最大限度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规范办学行为,从招生制度改革开始。在体制上,坚持市区一体集中统一招生,招生主体由以学校为主改为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市区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执行划片、就近、免试的原则,做到校际均衡。这几年来,市区各学校,没招一个“条子生”或“特权生”,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在市区许多校长看来,招生制度改革,为校长减了压,让学校有更多精力专心抓教学。

  黄州区副区长石玉艳动情地说:“让每一个孩子,无论是生活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无论是家庭条件优越的还是家境贫寒的,都能机会均等地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要求,市民百姓的需求,更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追求。

  合作共赢——

  联盟交流行动,以强带弱缩小校际差距,教育资源均衡,城乡教师同下一盘棋

  “看到孩子们一天天进步,班级一天天变好,家长们的期待,我觉得,这里更需要我。”最近,在黄州郊区南湖学校支教的陶小梅老师,正计划把工作关系从黄州思源学校转到南湖学校来。

  作为黄冈市优秀数学教师、黄冈市骨干教师,陶小梅在全市颇有名气,多年担任教研室主任兼年级主任,所带班级学生历届中考成绩名列前茅。今年初响应区教育局号召,主动到南湖学校支教,不到一年时间,她所带的班级,从全校最乱班跃入前列。

  在黄州,陶小梅并非个案。多年来,黄州区把均衡师资力量,优化教师队伍,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探索推行一盘棋联盟行动,让教师“流动”起来。

  启动“以强带弱、结对帮扶”试点:2015年秋季开始,打破体制障碍,市区8所优质中小学分别与8所相对薄弱的中小学实行结对合作办学,优质学校每年派出5名以上骨干教师到合作学校交流,合作学校派出相应数量的专任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学习。

  市实验小学自去年与黄州区体育路小学结对以来,除选派5名教师到体育路小学任教外,市实小名师工作室、教学、教研等优质资源共享,特级教师、市实验小学校长陶秀琪不仅为体育路小学制订三年发展规划,还到学校上示范课。从去年全市小学生素质监测数据来看,市实小老师任课的体育路小学班级在黄州区名列前茅,“结对帮扶”在体育路小学发挥了火车头作用。

  推行校长任期届满流动制,即校长实行岗位竞聘,3年一任,任期内每年由教育局组织年终考核,任满2届,必须在学校之间交流任职,以促进薄弱学校管理。

  实行教师“五教交流”制,即对口支教、联校走教、轮流示教、跟班学教和互派促教。

  教师流动,流出一池春水。你看,每天晚上,“黄州思品教师工作坊”微信群异常活跃:

  “下届初三的《道德与法治》肯定会对十九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论断、新目标等有所体现,建议各位及时让学生了解。”

  “@唐正娅,把你们的成果发到群里共享哈”……

  该群主是黄冈市名师、黄州思源学校教师唐正娅。近年来,唐正娅名师工作室,通过在线指导、送教下乡、师资培训等,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农村许多孩子不出校门,就能听到与市区学生同步的优质课。

  为确保农村教师招得进、留得住,该区通过“政策倾斜”,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比城区教师高出10%;将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指标侧重投向农村中小学。同时,新建农村教师安居房周转房近500套,从基本生活条件保障方面稳定农村教师队伍。2012年通过招考到陶店乡孙镇小学任教的陈东,一直扎根农村,一步步成长为该校校长。

  近五年,全区通过引进免费师范生、招聘农村新机制教师等渠道,共补充了433名教师;参与各种形式交流的教师845人,每年交流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2%。

  黄州区教育局局长柳长纯深有感触地说:“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既可以有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又可以促进城乡学校之间教研合作和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成果共存——

  立德树人导向,加快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质量均衡,城乡教育共生共荣

  去年11月14日,在黄州遗爱湖公园东坡文化广场,黄冈市区11所中小学校1800余名师生以经典诵读为主题,倾情演绎《千秋孔夫子》《浣溪沙》《满江红》《春江花月夜》等经典名篇,向出席黄冈市中小学“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推进会的代表展演了一场精彩的晚会。

  与会代表们纷纷赞叹:“太震撼了,如果不是实地亲眼观看,无法相信如此众多的特色教育标签,竟同时贴在市区中小学。”

  书声琅琅、翰墨飘香、晨诵午写已成为黄冈市区中小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柳长纯看来,教育的均衡发展,归根结底是质量的相对均衡,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黄州区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启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将传统的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由“一把尺子”转变为“数把尺子”,将“千校一面”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百花齐放”的现代教育新格局——

  黄州区实验小学,探索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德育网络,共同撑起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晴空:10名校中层领导为德育工作巡查小组,每天负责巡查全校的安全、卫生、两操、路队等;参与“家长志愿者”活动的60多名家长,成为学生“文明习惯指导员”,轮流在学校纠正学生不良行为;260多名学生参与的“啄木鸟行动”,让学生对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实现自己管理自己。在这里,快乐点染孩子健康成长——在该校,每年除了被中学名校录取的学科“状元”,还有一大批在各级科技、文艺、德育等大赛上折桂的冠军。

  黄冈实验小学,以“孔子文化”为引领,20多个兴趣社团,供学生“选团走班”,一年四季,季季都有大型文体竞赛活动,每学年参与展示的学生近6000人次,是学校学生总数的2倍,达到了“让实小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让人欣赏的机会”的目标。

  黄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以“发掘生命潜能,追求人人进步、提高生活品质”为办学理念,学生获得省市级以上残运会金、银、铜奖牌32枚、国家、省以上文艺活动获奖106人次,13人分别被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录取。

  路口镇小学,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合格学校”。

  陶店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创建德惠校园,培育聪惠学生,塑造明惠教师,精彩每个生命。

  百年名校黄州中学,人文日新,近些年其美术特色、校园足球特色、科技活动特色,生态课堂“五步四学”经验叫响全省。

  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中学时代的母校——陈潭秋中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潭秋精神”,探索出“以德树人、民主和谐”的德育模式,影响全国。

  黄州区连续五年获得全市高考目标完成奖,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学前教育水平全市领先。黄州教育人在办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打造幸福校园的逐梦路上,谱写了一曲追求高效课堂的梦想之歌。

  加快优质教育供给侧改革,打造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样板,全区中小学初步形成了多维推动、相互促进、共建共享,“一校一品位、一校一特色、一校一亮点”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不断涌现,基本形成了以地域文化、养成教育、体艺教育为主的特色教育品牌。

  对于教育系统来说,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最核心的就是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载体,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乘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千年黄州正向着率先建成教育强区的目标砥砺奋进,铿锵前行……

责任编辑: 吕晓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