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城地名的更迭变迁

信息来源: 黄冈政府网  时间:2014-12-16

  学历史的人都知道黄州近郊有个邾城旧址,当代黄州近郊的人们都称呼这里为禹王城。邾城和禹王城是同一座城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且待我一一剖明。

  却说邾城自东晋咸康五年(339 年)被毁,至今已过1675年,在这千余年岁月里,邾城名称屡次变迁,有邾县故城、永安城、楚王城、女王城、禹王城等名称,其中尤以女王城和禹王城为人们熟知。

  在南北朝时期,这里称“邾县故城”。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上达先秦,下至南北朝的全国河道水系为主的地理著作,其内容涵盖自然风貌、山川胜景、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城池村落、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神话故事等等,可谓内容广泛,无所不容。其中就记载了邾城历史及被毁后的情况:

  江水又东迳邾县故城南,楚宣王灭邾,徙居于此,故曰邾也。汉高帝元年,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都此。晋咸和中,庾翼为西阳太守,分江夏立。咸康四年,豫州刺史毛宝、西阳太守樊俊共镇之,为石虎将张格度所陷,自尔丘墟焉。

  分析这段记载,可知邾城被毁之后的百年间,这里没有正式改名,但邾城之名也不再用了,所以《水经注》以“邾县故城”名之。

  隋唐时期,这里称“永安城”或“永安戌”。

  隋大业三年(607 年),朝廷改“黄州”名为“永安郡”,至唐武德三年(620 年),“永安郡”改称“黄州”,所以隋唐之际的 “永安郡”名号存在13 年。虽然永安郡城在今武汉市新洲城区,但朝廷在邾城旧址扎有驻军,称“永安戌”,其地又称“永安城”。

  中唐时,李希烈叛乱,唐军与叛军大战于此,永安戌一战成名。兴元元年(784 年),李希烈叛军部将杜少诚以步骑万余来寇蕲、黄。蕲州刺史伊慎率7000 人阻击,相遇于永安戌,大败杜军,江路始通,停滞于蕲口的盐铁使包佶押运金币得以无阻。《新唐书·列卷第五》记载此役道:“俄而天子狩奉天,盐铁使包佶为陈少游所窘,以运艚溯江,次蕲口,烈使杜少诚将步骑三万将绝江道,皋遣伊慎兵七千御于永安,走之。”清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也说:“永安城,……唐时,故城犹存。兴元初,江西节度曹王皋遣其将伊慎败淮西李希烈将杜少诚于永安,即此。”(《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黄州府》。)

  “永安城”作为邾城毁后这里的正式名称或古迹性称谓,从隋代一直延用到了明清时代,时间长达千余年,历史上也偶有记载。北宋苏东坡在《记黄州故吴国》中明白无误地记载:“昨日读《隋书地理志》,黄州乃永安郡。今黄州东十五里许有永安城。”但明中期以后,“永安城”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古迹性称谓。如:明弘治《黄州府志·古迹》中专列“永安城”条,称:“在府城北一十里,即楚黄歇所都,隋置永安郡于此,号永安城。”清乾隆五十四年《黄冈县志·古迹》亦列“永安城”条,并将“永安故垒”定为黄州新增八景之一。

  大约自北宋始,这里除了拥有正式名称“永安城”外,还有民间通俗称呼:“女王城”。

  北宋苏东坡在《记黄州故吴国》中记载了“女王城”俗称的来历:

  黄州隋永安郡 昨日读《隋书地理志》,黄州乃永安郡。今黄州东十五里许有永安城,而俗谓之“女王城”,其说甚鄙野。而《图经》以为春申君故城,亦非是。春申君所都,乃故吴国,今无锡惠山上有春申庙,庶几是乎?

  在他的《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和《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中,都直呼此地为女王城。

  在邾城西城垣,有烽火台,遗址尤存,俗称“望夫墩”,相传楚王之女出嫁后居邾城,常于此登台眺望大江,盼望夫君归来。

  北宋时,这里除了“永安城”、 “女王城”称呼外,人们对邾城历史恋恋不忘,所以这里偶尔还称“邾城”,如苏东坡《忆黄州梅花五绝》中就深情吟咏:“邾城山下梅花树,腊月江风好在无?”。

  南宋,这里的称谓有无变化不详。陆游溯江而上途经此地时,没有舍舟登岸,只是在船上观赏此地山冈风光,不知地名。所以他在《入蜀记》中只描述 “隔江冈阜延袤,竹树葱倩,渔家相映,幽邃可爱。”没有记载地名。

  元代,这里是军事驻地,至少有“邾城”名谓。因为至正年间(1341 ~ 1368),黄州大水,堤坝尽决,戌守此地的千户吴汝组织军士民众堵口复堤。清《嘉庆一统志》记载了此事:“吴汝,饶州人,元至正年间任千户,戌邾城,堤决尽力塞之。”

  明代同北宋一样,正式称呼是“永安城”,俗称为“女王城”。明弘治《黄州府志·古迹》中“永安城”条中记载:“或云楚王封其女之地,遂城而居之,乃楚所先筑也。城中多土堆,俗呼女王城。”万历三十六年《黄冈县志·寺观》则载:“太平寺,在女王城梅家湖,距县三十里,有木佛溯流而上,至枫香渡,土人迎祀。”

  另外,这里在明代还有“黄歇垒”之称,明万历三十六年《黄冈县志》卷之一记载:“黄歇垒,在县北十五里,即永安城,楚黄歇所都也。”

  “女王城”名称被民众弃用的时间大约在清朝乾隆以前。因为清乾隆五十四年的《黄冈县志》中记载这一带情况时,就没有使用“女王城”名称。如在卷之二“厢镇”中,记载“汛地”条:“自四牌楼至长坡铺枫香桥堵城松杨铺”,没有“女王城”。而卷之二十“寺观”载“太平寺,在梅家湖”,与明万历三十六年《黄冈县志·寺观》记载相比较,少了“女王城”三个字。

  明清时期,这里也称为“吕阳三村”、“吕王城”。

  “吕阳三村”称呼始见于明万历三十六年《黄冈县志》卷之一“东弦乡在县东三里,辖里七,吕阳三村……”此后,在清代的乾隆、道光《黄冈县志》中,“吕阳三村”是这里的正式称谓,“永安城”成了古迹之称。

  “吕王城”之名,则见于清乾隆五十四年的《黄冈县志·厢镇》:“东弦乡在县东三里,辖里七,吕阳三村……,今分一十八区……,佘家湾、吕王城、堵城、松阳铺、临江铺。”吕王城只是这里的一个小村庄。

  但“吕王城”称呼在清朝中晚期以后鲜见记载。道光二十八年《黄冈县志·厢镇》中有“东弦乡在县东三里,辖里七,吕阳三村……,分区一十八……,堵城、灌口、佘家湾、韦家亭、临江铺、松阳铺。”,在《黄冈县志·舆图》中,这一带记有“韦家凉亭”、“枫香桥”、“堵城”。在《黄冈县志·仙释》中记载:“太平寺,在梅家湖、韦家凉亭东北。”可见这时“韦家凉亭”取代了“吕王城”。到了光绪八年的《黄冈县志》中,与道光二十八年县志几乎没有区别。

  另外,这里在清代有村庄名“佘家湾”,至今仍存。

  从这些名称看,邾城在秦汉时代显赫气势不复存在,其旧址地只是一些不引人注目的自然村庄,成了最平常的乡村基层社会。

  民国以后,这里称“禹王城”。

  查阅明万历三十六年《黄冈县志》及清乾隆五十四年、道光二十八年、光绪八年的《黄冈县志》等四部《黄冈县志》,这一带陆续记有“吕阳三村”、“吕王城”、“梅家湖”、“ 佘家湾”“韦家凉亭”、“枫香桥”、“堵城”等地名,却没有“禹王城”地名记载,说明在明清时期,“禹王城”作为地名还没有出现。

  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黄冈县政概况》在“民堤”中记载了各区民堤情况,其中,第二区记有堵城乡、戚路乡、得胜乡、上邱店乡、孙家嘴、南湖乡、陶店乡等乡地名,没有“禹王城”地名。民国二十八年《黄冈县政概况》在“区保甲”中记载了黄冈县6 个区的乡保名称,其中第一区有陶店乡、孙南乡、戚路乡、韦堵乡、长五乡、黄州镇、樊川乡、得马乡、打石乡。没有“禹王城”地名。民国三十七年(1948 年)《黄冈县政概况》中的“黄冈县保甲户口调查表”,记载有全县37 个乡镇名称,仍没有“禹王城”地名出现。1949 年5 月,黄冈县人民政府第二区驻黄州,辖孙路、陶店、韦堵、长五,还是没有“禹王城”地名出现。但民国三十六年(1947 年)国民党黄冈县政府绘制的一份行政区划图中,在县城黄州西北十里处标有“禹王城”地名,说明“禹王城”地名在四十年代末已出现,但不稳定。

  1951 年7 月,黄冈县人民政府对所辖的区(镇)乡进行了调整,全县划分为12 个区、两镇、156 个乡。其中,第二区驻路口,辖乡10 个,即枫香桥、禹王城、新店、江咀、丁甲、祖师殿、邱衖、邵社、堵城、白衣。“禹王城”地名正式出现。

  由此,禹王城的名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有。“禹王城”名称,当是因为此前这里长期称为“女王城”、“吕阳村”“吕王城”,其音与“禹王城”相近,发生音变而得名。这一点,与1990 年版《黄冈县志》副总纂万学华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在著作《话说黄州》中说:“在今黄州城区西北3 公里处有一座古城遗址。今人称之为“禹王城”,并设有地方行政机构——禹王街道办事处。相传大禹治水到过此地,后筑土城名曰“禹王城”。当地民众也有称其为“吕阳城”的。阅读中国古代史和府、县志得知:此古城遗址是两千多年前楚国在此地修筑的一座都城,名曰:“邾城”,亦称“邾王城”。因邾、汝、女、吕、禹等字音相近,“邾王城”被讹传为“禹王城”,那大禹治水的传说也是望文生义的胡编。”

  (史智鹏 撰写)


责任编辑: 秦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